ISTBI
2023年8月11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赵兴明教授、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郑琰研究员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的陈卫华教授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了题为Enterotypes of the human gut mycobiome的研究论文。

在该研究中,研究团队收集了来自欧洲、北美洲以及亚洲的16个队列的3,363个肠道真菌样本,其中包括自测的中国人572个样本(图1)。研究团队对这些队列的肠道真菌组成进行了系统地探究,并确定了四种在不同队列及人群中均稳定存在的四类真菌肠型(图2)。研究人员评估了这四类肠型结构的特性,发现这些真菌肠型在多样性、物种和功能组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 图1. 不同地区人群的肠道真菌组成

▲ 图2. 四类真菌“肠道”
研究团队发现宿主的表型,包括年龄和疾病,都与特定的真菌肠型有明显的联系。例如,以念珠菌为主的Can_type肠型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并且该肠型也在多种疾病人群中呈现出较高的流行率,此外,该肠型也与肠道屏障受损相关。与此相反的是,酵母菌为主的Sacc_type肠型则在年轻人中更为普遍,且与较低的疾病风险相关。研究还指出,一种在Can_type肠型中富集的真菌相关的有氧呼吸通路介导了衰老与肠道屏障受损之间的关联。总的来说,此研究揭示了肠道真菌组成高度结构化的性质,并发现其与宿主表型之间的紧密相关性。
ISTBI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博士生赖森莹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赵兴明教授、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郑琰研究员,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的陈卫华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本课题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经费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microbiome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168-023-01586-y
ISTBI
版权声明
——— End ———
关于湖北省生物信息学会:
湖北省生物信息学会,是由湖北省内从事生物信息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省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学会致力于制定生物信息学专业规范,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促进理事单位及省内外生物信息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